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
Pengjiang Districh People's Court Of Jiangmen City

案说“3·15”:又遇消费陷阱?法院为你支招!

来源: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浏览:120次

拔罐排毒竟是鸡蛋清?

朋友圈买的安宫牛黄丸竟是假的?

咸鱼买票竟已被其他人核销?

……

这些看似日常的消费场景

暗藏的陷阱

却可能让您损失惨重!

一起看看几个案例

教您识破套路、高效维权!



案例一:“养生”项目套路重重,判刑!


基本案情


2021年,仅有中专学历的阿伟入职某健康管理中心,为获取客户信任,他竟伪造“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身份。通过暗中收集客户经济状况、健康隐私等信息,他量身定制高价养生方案,一场“精准围猎”悄然展开。

为了让客户继续在店内消费,阿伟趁客户拔火罐之际偷偷将鸡蛋清放入拔罐中,欺骗客户是“人体酸性分泌物”。不仅如此,阿伟还伺机把砖渣、石子、虫子投放在客户的排泄物中,谎称从客户身体排出,面对恶心场景客户顿时六神无主,只能“乖乖”为“排酸”“排毒”买单20多万元。

阿伟还用啤酒代替尿液为客户安排了一次安排 “尿液检测”,并根据异常的数值“判断”客户是易患癌体质,使得客户信以为真,主动支付10多万元用于购买预防癌症项目。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任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多次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案发后,被告人任某赔偿被害人区某经济损失20万元,并取得谅解。综合本案被告人具有坦白、认罪认罚、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等情节,判决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30000元。




法院提醒


随着健康经济兴起,“养生”成为当今日常康养的新选择。该领域中,部分商家打着养生的幌子,通过制定“话术”对外宣传并拉拢顾客,又通过“健康危机”方式哄骗顾客购买产品继而诈骗财物。消费者在选择保健养生服务或购买相关产品时,需保持理性和警惕,对于过于夸张的宣传效果、不合理的价格等要仔细甄别。


案例二:销售假药安宫牛黄丸,严惩!


基本案情


2021年1月起,被告人林某在明知其销售的安宫牛黄丸系假药的情况下,仍向其下家冯某销售,冯某又继续发展下家,向伍某销售,伍某通过实体店、微信朋友圈发广告等方式公开销售,总计销售金额1.6万余元。经鉴定,涉案安宫牛黄丸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均为假药。公诉机关依法对三被告人销售假药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林某、冯某、伍某无视国家法律,罔顾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销售假药,其行为均构成销售假药罪,分别判处林某等人有期徒刑一年不等,三被告就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自愿支付违法销售假药金额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16万余元,并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法院提醒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大局稳定,与民生息息相关。销售假药不仅破坏药品市场秩序,严重侵犯消费者合理权益,更可能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威胁公众的生命安全。本案通过严惩销售假药的行为,增强公众对药品监管体系和药品安全的信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