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蓬江法院:“四力”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06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找准立足司法审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坚决扛牢“大梁要一起挑”的政治责任,以“四力”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打造各类市场主体看得见、可感知、真满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力奋进千亿经济强区,加快蓬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
蓬江法院持续打造各类市场主体看得见、可感知、真满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制度建设注活力,全面护航经济发展
制度是法治化的形式载体,制度建设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蓬江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主责主业,聚焦企业司法需求,研究制定《蓬江区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健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贯通立案、审判、执行、监管全流程,对企业诉求快速回应,进一步减少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延伸涉企司法服务链条,严格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放大服务保障“组合拳”效应。
针对企业融资,蓬江法院全力寻求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与缓解企业现金流之间的平衡,健全金融智慧审判体系,与多部门持续深化联动推出一揽子机制,合力实现金融案件“公证赋强+以保促调+集约立案+智能办案+批量速裁”的专业高效审判流程,打造的“智审平台”已有 21家银行和39家律师事务所上线使用,审理周期缩短至28天 ,持续推动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再升级。
此外,蓬江法院还主动开通涉企“绿色通道”,调审执一体化推动,结合社情民意,深入研究案件难点堵点,坚持“一盘棋”和“一条线”,一方面把调解贯穿始终,依法公正审理案件;另一方面避免久调不决,强化与相关部门联动,推动工作有序推进。
“专业高效、司法为民”既是群众的认可,也是蓬江法院一贯的追求。
为促推一项民生工程尽早复工,方便周边群众出行,蓬江法院秉持依法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实质保护理念,积极作为,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推动矛盾纠纷实质解决。判决生效后,蓬江法院精准找到执行工作突破口,制定完善清场方案,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高效完成施工设施撤离和现场移交。在轰隆隆的机械声中,久久未动的工地再次热闹起来。
企业发来感谢信的背后是蓬江法院为全链条助推企业发展写下的“答卷”。
蓬江法院“园区法官工作室”应运而生,主动作为,服务保障辖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积极入园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审判之力不断推动“3+2”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促推全面融入“黄金内湾”经济圈,2025年蓬江产业园入围全国省级开发区500强。
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与便利的审判服务和成熟的司法集成密不可分。
棠下某村筹资兴建产业园,交由运营公司运营,可因招商进展不顺,运营公司与村集体矛盾不断升级。好好的产业园由原来的“香饽饽”,变成了现今的“烂摊子”。
“园区法官工作室”接到案件后,因案制宜“三管齐下”,一管社会稳定,积极联系棠下镇综治中心,与司法所、派出所、驻村律师等组成“护园小队”,做好释法说理。一管依法审理,提前多次走访,深入调查厘清事实。一管矛盾纠纷调解,为村民与运营公司双方搭建沟通平台。最终案件顺利调解,园区再次焕发新生。
近年来,蓬江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司法理念,进一步加强立审执调协调配合,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防止因“程序空转”“一案结多案生”加重企业诉累,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涉企纠纷。
多元解纷添动力,释放法治服务效能
一子落,满盘活。
春节期间,位于里村大道的某楼盘售楼大厅门庭若市,购房者三五成群,在项目沙盘模型旁驻足,成交的喜悦充斥销售大厅每个角落。
蓬江法院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侧”牵引法治保障“供给侧”。
然而,谁曾想到,火热的售楼中心,在两个月前是大门紧闭,房子建好了却不能卖。
原来,之前实业发展公司将房地产开发项目发包给某建筑工程公司,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实业发展公司现金流日渐紧张,竣工后无力支付剩余的4000多万元工程款。
2024年7月,建筑工程公司遂向蓬江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保全,实业发展公司1100多万元现金被冻结、在售的221套房子也被查封。
承办法官敏锐地察觉到在过去一年,房地产领域释放出一揽子积极的政策信号,可预见的是,未来市场将朝着更加健康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为了让“卡壳”的资金链条重新转动起来,避免出现“上游倒一个,下游停一片”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建筑产业链陷入困境。承办法官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双方终于同意达成调解协议:划扣冻结账户余额1100余万元,解封40套房子用于销售,房款由法院来监管,后续待销售情况而定。
最终,221套房子全都售出,流动起来的资金挽救了困局、盘活了市场。
蓬江法院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侧”牵引法治保障“供给侧”,致力于构建更加高效、公正、透明的审判体系,建立“亲清”院企关系,开展暖企法律服务92次,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受到欢迎好评。此外,蓬江法院还注重做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普法宣传,走进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中,主动开展类宣传活动近50场次,为企业发展和安全用工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精准执行聚合力,提升经营主体感受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蓬江法院将企业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标准,通过强化一案一策、优化工作流程、深化精准服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案案都是营商服务的工作理念。
因安徽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电子公司)未能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蓬江法院根据广东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技术公司)的申请,依法对一批由该公司生产交由电子公司使用的钻铣中心进行拍卖。
在拍卖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电子公司存在非法处置查封物的现象,在交涉未果后,为保障技术公司合法权益。蓬江法院当即成立3人执行小组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进行扣押。
由于此次扣押涉异地扣押、大型设备、数量较多,部分设备仍处于使用中,为切实做好此次扣押工作,执行小组制定了应急工作突发预案,防患未然。提前要求技术公司安排熟练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快速安全拆卸搬运。并积极联系安徽当地法院、公安部门配合做好现场稳控,法律宣讲,主动化解冲突。耗时仅2天,顺利将34台钻铣中心运回蓬江,成功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最大限度挽回企业损失。
在该案中,蓬江法院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贯穿始终,依法保障了申请人的胜诉权,同时也对被执行人进行释法说理,最大限度降低强制执行对企业生产、工人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帮助“病企”按下经营“重启键”。
除了情理兼容的执行,蓬江法院还通过前期警示、信用修复等方式,给予被执行企业足够的宽容和帮助。据悉,2024年以来,蓬江法院执结案件8000多件,执行到位金额超8亿元,对100多个案件适用“活封活扣”措施,出具信用修复证明文件、发出《预处罚告知书》等数十份,和解涉企执行案件300多件,有效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妥善化解企业投资经营纠纷,依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或转型发展。当前,蓬江法院还积极探索“执破融合”,力争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保护债权人利益,并挽救有经营价值的企业重回市场。
人才培育提战力,立足审判联通湾区
高质量涉外司法审判服务是对外开放的坚实后盾。蓬江法院持续加强专业化涉外审判队伍建设,提升涉外审判队伍专业水平,明确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婚姻家庭、继承案件除外)归口专业庭室集中审理,聚合专业审判队伍专心投入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审判工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方面,蓬江法院加大对涉外审判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学习掌握新法律新政策,深耕深研实务,提升专业化审判团队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延伸审判职能,积极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建言献策,助力推动社会治理。为总结相关经验做法,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谋划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蓬江法院发布了《蓬江区人民法院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审判白皮书 》,梳理近十年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特点及成因,“把脉问诊”式为湾区建设赋能增效,积极为营造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为“侨都赋能”添力量。2024年以来共有5名法官入选省市区审判业务专家、法律咨询专家,20个调研成果和案例获省市区以上奖项,其中2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涉外司法审判服务效率,蓬江法院强化“互联网+司法服务”智慧法院建设,用好“AOL授权见证通”平台,将授权委托方式从“线下”拓展至“线上”。借助“云立案”“云送达”“云调解”“云见证”“云庭审”,促进信息技术与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涉外审判注入科技活力。2024年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标的金额合计约6800余万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蓬江法院将进一步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以优质高效审判执行法治服务,促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南方+记者 郑琦 通讯员 罗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