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走出法庭调查 公信走进百姓心间
来源: 发布日期: 2019年06月28日
法官走出法庭调查 公信走进百姓心间
东区审判庭巧用案例指引妥处14起劳动争议案件
东区审判庭在审判工作中精心开展“阳光司法树公信”品牌建设,以走出法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部门单位的“一出三进”模式,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活用生效案例指引的方法于近日妥善处置了14件劳动争议案件。
东区审判庭受理的该批劳动争议案件,14名外来务工人员自称在某俱乐部负责保安工作,俱乐部没有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后来俱乐部以停业装修为由解雇了他们,外来务工人员一纸将俱乐部告上了劳动仲裁委,请求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及俱乐部支付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工资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一倍工资。俱乐部认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外来务工人员主张的入职时间在俱乐部成立之前。劳动仲裁委经审理以外来务工人员无充分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为由驳回全部仲裁请求。后14名外来务工人员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
承办法官钟国华接到案件后,高度重视,仔细阅读卷宗、组织庭审调查了解案情。同时采取“一出三进”工作模式,多次走出法庭,到派出所、地方税务局、社保局和农商银行等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并多次召集俱乐部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询问了解案情。经详细调查,14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保安人员上岗证及资格证、工作服和工作照片等证据,其形式与内容均无反映出该证据与俱乐部有直接的关联。考虑到群体性诉讼的当事人存在观望、效仿的心态,承办法官通过生效案例指引的方式,引用情况接近的生效案例进行对比,让当事人衡量自己的诉讼风险。此外,承办法官选择其中争议最大的案件开庭审理,以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与俱乐部存在劳动关系为由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并耐心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再根据该判决将相关诉讼风险告知其余13名当事人,让其对判决结果有相应的预期。
外来务工人员对东区审判庭对待案件认真负责、急群众之所急的态度表示赞赏,对判决心悦诚服,收到判决书后当即表示不上诉,其余13名劳动者也申请撤诉。